微生物發酵與生物訊息

我們之前曾經提過關於哈佛大學關於大腸桿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的研究,

實驗的結論是:大腸桿菌只需要10天就可以演化發展成完全抗藥,連1000倍的抗生素都無法抵擋。

生物訊息在抑菌的處理方式,不是威脅生命的方式,否則也同樣會產生抗藥性,而是採用營造一個細菌不喜歡的環境,讓細菌離開。

我們之前也提過,生物訊息當中的共生訊息,可以使得13種個性及發酵條件迴異的益生菌同步共生發酵,讓優格的總益生菌數爆表(160c.c.優格具有3.2萬億),同時還可以在發酵過程中,同步施以各類不同功能的經絡的訊息(如:脾經、胃經;又或者美白、調整呼吸道…),使得優格同時具有超多菌種、超高菌數、無與倫比豐富的風味以及促進健康的功能。

上述所謂的共生的訊息,並非引導及控制益生菌的生長,而是營造中庸善良的環境氛圍,不但讓所有益生菌種充分發揮個性,和平生長,不需為了爭奪生存繁衍的資源而互相踐踏,更無須為了伸展自己的意志而殘害其他少數族群。

發酵的食物,除了優格以外,還有很多,例如:釀酒、製作醬油、製茶…等, 也應該都會有前所未有的應用可能性與發展空間。

此外,利用微生物於發酵過程當中進行轉化融合,也是我們團隊成熟量化的技術。所謂的轉化融合就是在一個配伍成分的固態發酵過程中,施以特定的生物訊息,使其完成發酵過程後,具有神奇的代謝產物及特定的歸經訊息;因此,我們光看成分表雖然沒有特別之處,但是卻是具有令人驚豔的效果。

農漁業的部份,有可能可以採用益生菌攜帶訊息的方式,來改善土壤跟水質,這樣子比起傳統的方式對於土地及環境更加友善。

廢水處理場也經常利用微生物群來處理廢水中的汙染物,這樣微生物的處理方式比起添加化學藥劑來處理廢水,更加經濟與環保。因此,廢水處理場也可以嘗試研究生物訊息對於微生物的廢水處理效率。

生物訊息對於微生物的發酵,可以說是業界前所未有的視野與技術,我們團隊期待與業者進行相關的深入研究及合作。

對「微生物發酵與生物訊息」的一則回應

  1. 請教一下,13種益生菌讓優格的總益生菌數爆表,是因為透過信息控制,讓某些菌種的代謝產物成為其他菌種的食物嗎?否則食物和空間有限下,應該是會造成死亡才是.

    1. 牛奶裡面的食物在保存期內是足夠的,但是一般的菌還是會競爭,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和平共生的訊息與基礎功能的訊息。當然菌到一個數量以上之後,因為密度夠高,變成空間的兢爭,還是會反抑制,所以數量還是會有限制。還有一個就是酸度高到一個階段也會反抑制,這個都是一個平衡的概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