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們團隊確實如此認為,包括人及動物。
由於各種情緒當中,也隱含了各種相對應的生物訊息,所以透過施以這些生物訊息,確實能夠影響及改變心情。
我們團隊已經偵測到了50多種情緒當中的生物訊息,包括:喜、怒、哀、樂…等。當我們使用量子共振儀來檢測的時候,可以偵測到當事人的各種情緒及其強度。訓練有素的人可以有讀心術,但是量子共振儀更可以在沒有誤差的情況下偵測出來。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音樂聽了之後可以讓心情舒緩、愉悅、哀傷、興奮…不等。其實,音樂影響人的心情,不僅僅只是因為音符的高低與節奏這麼簡單。經過我們的檢測,同樣的樂譜,經過不同人的演奏或演唱,動人的效果可以天差地別。這是因為:演唱或者演奏者在表演的當下,其當時的情緒與意念以音樂為載波推送出來,傳達給聽眾或觀眾。因此,表演者除了基本的技巧之外,其人生閱歷的厚度、表演當下的投入程度…均攸關是否能打動人心。而音樂治療的音樂當中所隱含的,就不只是與情緒有關的生物訊息,而是還含有各種啟動不同經絡的功能訊息,甚至更高階的加持訊息。
目前,業界致力研究以各式電磁線圈設備,利用脈衝“改變情緒”。但是,都還未能獲得市場上的認可。其原因是:他們都只專注於電磁設備能偵測及製造出來的能量頻率,不知道隱藏在這些能量頻率背後的生物訊息。我們一再主張:能量頻率與訊息是兩回事,這又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證。
除了音樂以外,低頻共振也可以是訊息的良好載波。因此,從商業觀點來看,在餐廳、賣場…等營業場所,我們可以用音樂搭配愉悅、舒緩…等生物訊息;而在健身中心,就可以用相關音樂搭配活力的生物訊息;在公眾圖書館或者家裡的書房,可能沒有音樂,所以可以使用低頻共振設備來搭配專注力的生物訊息。當然,也可以透過生物訊息奈米微晶片來做成各式的穿戴裝備或是紡織品,因此,應用的範圍及潛力可說非常廣大。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主張生物訊息可以 “幫助”與“影響”人的心情,但是並不認同也不主張用生物訊息來 “控制”情緒。原因很簡單,我們上面提到,情緒當中隱含了相對應的生物訊息,而非情緒等於生物訊息。情緒乃是靈性與意識的感知與活動,其運行的時候會產生相對應的生物訊息,也就是說,生物訊息是靈性與意識感知活動下的產物與表象,不應把生物訊息看成等於是情緒與意念這樣的靈性意識感知。我們團隊認為,靈性是無法透過 “控制”與“壓制”來成長的。
針對"情緒當中隱含了相對應的生物訊息,而非情緒等於生物訊息"
若是舉生活例,是否可區分如下:
意識:聽到父母被羞辱
情緒:生氣、動怒
生物信息:心跳加速,肌肉緊張,肝火、血壓上升、腎上腺分泌等
類似這樣的關係嗎?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