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評定一個藥物的好壞,也以該藥物是否會增加或減弱人體的元氣,當作第一考量。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做上藥、中藥、下藥三種,其中上藥除了治病以外,還可以提升人體的正氣,有病時服用上藥可以治病,沒病時服用亦可強身,中藥是指治療疾病以外,對人體的正氣並沒有太多的助益,還至略有損傷,因此中藥只適合在生病的時候使用,過度服用這些藥物,對人體並沒有好處,下藥是指具有治療疾病的效果,但本身也具有毒性的藥物,使用這些藥物時要非常小心,一定要考慮到這些藥的毒、副作用。現在臨床上使用的藥物,臨床效果非常好,但毒、副作用也非常強,因此,根據中醫學的分類,這些藥物當隸屬於下藥。
用生物訊息來幫忙調整身體,在著重功能強不強之前,應該注重訊息配方是否達到能「養命」,也就是能否提升人體的「元氣」與「正氣」,並以此為前提。
人若能具有良好的「元氣」與「正氣」,也就是我們定義的「免疫值」,自然可以幫助抵禦外來的「邪氣」。根據我們的經驗,一個配方的免疫值與其陰、陽值與中庸值息息相關。因此,「免疫」、「陰」、「陽」、「中庸」的數值就成為我們生物訊息技術非常重要的基礎檢測指標。只要這些數值不合格,再強的功能,我們也不能推出及使用。
在治病的理念及策略上,西藥是以病病為主體,研究如何毒殺細菌及病毒,或者對抗疾病、壓抑症狀;而生物訊息技術,是遵循中醫的理念,以人為主體,強調「扶正去邪」、「固本培元」,喚醒人體的自癒能力,讓人體回歸正常健康的狀態。能提升免疫值、陰陽平衡、中庸的配方才能日常配戴或長期服用,以免人體產生偏性。因此,生物訊息檢測報告首重免疫及陰、陽、中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