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中庸平衡要如何檢測?

    我們長期以來推廣中庸的養生之道,也就是陰陽、五行平衡的養生方法,這符合中醫的養生理論,所謂的中醫原始的意義並不是中國的醫學,而是中庸的醫學,≪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就說明了陰陽五行平衡的根本精神。

    也就是保持身體的陰陽五行平衡,就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身體一旦出現問題,都會從陰陽五行先失調,才會逐漸產生其他的疾病出來,除了外傷、病菌感染、中毒之外,身體的疾病一般都是這樣慢慢出現的,中醫對於治療身體的最終目的也是回歸到陰陽五行的平衡。

    之前我們提過治病的原則是以偏矯偏,譬如肝陰虛,就需要使用入肝滋陰的藥物來調理;譬如肝陽上亢,就需要使用入肝、寒涼、降氣的藥來調理。原理很簡單,不過對於醫生來說,選擇適當的藥物來調劑與配伍,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藥物的特性與配伍後的相生相剋,並不是那麼容易掌握,而且每個人失衡的程度也不一,該寒而過寒,該陰而過陰,反而會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出來,需要非常有經驗的中醫師,有非常多臨床配伍的經驗才能拿捏適當。並不是像料理一樣隨意混和就可以完成的。

    藥因為還有醫生適時的調整劑量跟時間,所以那怕有偏性,也可以在臨床診斷時適當的調整,但是保健品是在沒有生病時使用,或是身體稍微有功能不足時使用,就不宜使用有偏性的產品,沒有適當的控制,長時間使用反而產生其他的偏性。

    所以開發保健品時如何兼顧陰陽平衡的特性,讓最終產品除了擁有人體需要的必要營養素,又能夠確保長期使用仍然可以保持平衡,其實是有方法可以使用:

  1. 使用君臣佐使的配伍方式

    君臣佐使是中醫用來配伍調劑中藥的方法,君藥是治療主要症狀的藥,臣藥是輔助君藥,佐藥是治療兼症或是減緩君臣藥毒性的藥,使藥是調和或是引經的藥。中藥每一個單方藥都會有四氣、五味、歸經的特性,按這樣的特性在組合時,就可以使用君臣佐使的概念來組合一個有效、平衡、調和的藥方出來。用在保健品的開發上,這個觀念也特別好用,因為每一種保健品的原料雖然都是食品,還是各自有各自的屬性,與中藥的四氣、五味、歸經仍然可以對的上,有些保健品還會運用到藥食同源的中藥來調配,開發人員必須要精確地了解每一個原料的性質,調配時才能按照設定的目的,選擇適當的原料,調配每一個原料的劑量,達到有效、平衡、調和的特性出來,就像一個四平八穩的中藥調劑方,需要非常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有能力完成,一個四平八穩的保健品也需要非常有經驗的開發者才能調配出來。

    很多現在的產品大都只是站在有效的角度來看,把主要成分加的很多,不管屬性副作用,只管有毒無毒,缺乏佐藥的調整與使藥的調和,往往產品的特性尖銳的像一把刀一樣,雖然可以呈現一些效果,但是產生的問題則是無法預期。

  • 使用生物訊息檢測陰陽

    從生物訊息的角度來看,產品裡面的陰陽屬性是可以找到對應的生物訊息,也就是可以藉由檢測生物訊息的特性與強度,得知產品的陰、陽、生命平衡力的強度,一般的配伍需要經過有經驗的專家才能調配的剛剛好,不過因為原料的屬性有時候也不穩定,如果可以透過儀器來檢驗這些指標,就會更精確,我們發現同一個原料在加工時,加熱溫度不一樣常常就會呈現不同的屬性出來,不同批的原料也容易出現不同的屬性,發生這種情況,就算專家再厲害也很難調配出適當的配伍出來。透過生物訊息的檢測,從原料的控管、配方的調配、製程的設計、成品的檢驗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屬性,就能掌握每一批產品的屬性,這個也是研究生物訊息的一個優勢,可以確保每批產品都能維持中庸平衡。

    以往中庸平衡的觀念並不容易落實,但是有了生物訊息的技術,可以定性定量的檢測,就能夠在開發、生產的過程明白清楚每個原料跟產品的屬性,讓使用的人都能安心使用。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